今年以來,梅鋼按照“研發(fā)引領、深耕市場、精調結構、極致降本”經營方針,拓展市場,優(yōu)化采購,促進了經營業(yè)績的改善。充分的市場競爭和品種鋼比例的提升都對現場質量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現場員工感知責任、恪盡職守,為提高梅鋼產品價值守住質量陣地。
穩(wěn)字當頭 保質保量 降低成本
煉鐵廠生產技術室煉鐵工藝主任工程師 王書龍
對于鐵前來說,“質量”兩字可以拆分理解,“質”是“量”的基礎,“量”的積累必須有“質”的保障,只有高爐順行穩(wěn)產,鐵水質量才有保證。從質量管理角度來說,高爐生產的質量管控要求高、難度大,鐵前質量管理的重點就是以高爐穩(wěn)定順行為中心,嚴格過程質量管控,為煉鋼提供保質保量的鐵水,同時降低鐵水成本。
鐵前生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猶如千里筑堤,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原燃料的質量是這條大堤的基礎,高爐生產對原燃料的要求是精料,概括起來八個字“高、熟、穩(wěn)、均、小、凈、少、好”。近幾年,梅鋼大型高爐操作技術日臻成熟,高爐原燃料管理的標準亦逐步完善,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實現了“日突破、月刷新”,三座高爐數次在行業(yè)內獲得“優(yōu)勝爐”稱號,走在同行前列。但梅鋼高爐是“高成本的體質”,所以在提升產量、確保質量的同時,降低鐵水成本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原燃料從采購經物流運輸匯集至高爐,冶煉成鐵水再送往煉鋼,在降本增效的大環(huán)境下,這個過程更需要多部門協同、全流程管控。對外把握市場趨勢,不斷尋源高性價比爐料,降低采購成本,對內強化部門協同,打通內部關節(jié),提高工序界面效率,推行原料精細化管理,持續(xù)推進“一料一策”。在滿足高爐穩(wěn)定順行高產的前提下,統籌質量與成本的關系,以低成本運行為牽引力,以鐵水成本最優(yōu)為管控目標,追求高爐生產的經濟性,實現全流程系統降本,為公司實現效益最大化和年度生產經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做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煉鋼廠連鑄分廠連鑄澆鋼一般操作 戴海將
9月是全國“質量月”,在當前市場形勢下,唯有確保優(yōu)良的產品質量,企業(yè)才能在競爭中生存。質量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經過每一名員工的雙手做出來的。在煉鋼生產線上,設備設施是固定的,工藝操作有章可循,原材料穩(wěn)定可控,唯有員工的責任心存在變化。也就是說,我們的責任心對產品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產一線員工是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我們熟悉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必須加強對每一個質量關鍵點的控制,負起我們應盡的責任。假如我們工作上不上心,操作上不到位,因為疏忽造成生產環(huán)節(jié)上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導致最終產品不合格。這樣的產品流向下道工序和客戶,就會給企業(yè)信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失去客戶。
美國著明質量管理專家克勞士比提岀“第一次就做對”理念,第一次就把每個操作步驟盡心盡責地做正確。第一次沒做對,忙著改錯,改錯中又很容易出現新的錯誤,惡性循環(huán)的死結越纏越緊。“第一次就做對”需要我們擁有強烈的責任心,穩(wěn)固樹立標準化作業(yè)的理念。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來自于每個工序的標準化操作,只有盡心負責,嚴格執(zhí)行標準,生產才能穩(wěn)定順行,異常才能減少,產品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以品質贏得市場口碑
熱軋廠軋鋼工藝區(qū)域工程師 龍雷周
按照“深化產銷研協同,全方位提升制造能力”要求,質量技術人員必須牢牢守住質量紅線,外拓市場、內強現場,努力開發(fā)高附加值、進口替代的高端產品,以優(yōu)異的品種質量和技術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
作為熱軋廠精沖工具鋼產品負責人,我認為首先要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聚焦市場反饋的質量問題,持續(xù)開展技術攻關,不斷優(yōu)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同時操作人員要密切關注各項質量指標,加大現場標準化作業(yè)執(zhí)行力度,減少生產過程中質量波動。只有盡早將質量缺陷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才能取得用戶的信賴。
其次要注重團隊合作。每一次市場拓展、每一個新品開發(fā)、每一道難題攻克都需要產銷研“鐵三角”協同作戰(zhàn)。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進一步明確產銷研三方職責和日常工作流程,加強溝通和協作,以更高的效率共同推動精沖工具鋼品種拓展和質量提升。
最后要堅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在風詭云譎的市場環(huán)境下,要大力分析和研判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以技術突破進一步挖掘質量提升空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用戶滿意度,為梅鋼產品質量贏得市場口碑。
用行動書寫答卷 鑄牢質量生命線
冷軋廠生產技術室黨支部書記 張偉超
冷軋工序站在市場競爭和服務用戶的前沿陣地,質量就是生命線,更是檢驗冷軋產品市場競爭力的試金石。有了過硬的品質保障,才能贏得合同、贏得用戶,才能實現盈利、推動發(fā)展。因此,我們要一手抓市場,拼合同搶訂單,一手抓現場,苦煉內功鑄品牌,尤其是做好重點合同、四新合同及高附加值產品的質量管控和攻關。生產技術室以“質量月”和“勞動競賽”為抓手,結合質量管理現狀、重點質量問題以及市場反饋情況,不斷擦亮冷軋產品的質量名片。
質量管控“四個一”。生產技術室從產品和缺陷兩個維度開展廠內專項質量審核;對近兩年質量體系內外審不符合項及質量事故整改效果進行“回頭看”,驗證整改措施有效性和落地情況;審視重要單體設備和特殊儀表管理要求、管理流程,開展專業(yè)檢查;聚焦市場反饋,梳理現有標準,查漏補缺、更新優(yōu)化。
走出去請進來。針對重點產品、重點客戶組織用戶走訪,傾聽用戶聲音,了解用戶需求和關注點,收集用戶抱怨,對接用戶需求,準確轉化為現場作業(yè)標準;邀請客戶代表及用戶到冷軋廠就產品質量、用戶服務等進行溝通交流,掌握用戶最新動態(tài),關注用戶感受度,持續(xù)改進產品質量。
共情客戶,讓質量充滿溫度
物流部物流管理室副主任 龔艷舉
從事物流質量管理工作3年了,我真切地感受到梅鋼質量人的專業(yè)和初心,始終把“質量是我們的名片”理念貫徹到整個工作中。
去年8月,梅鋼供一客戶產品陸續(xù)出現塌卷問題,物流部牽頭組織營銷部門及制造管理部、冷軋廠開展質量異議原因分析,推進質量消缺行動。從工藝參數、吊裝方式、船型選擇上進行了系列摸排和調整,9月份跟蹤船舶到客戶所在地,到港已是凌晨,觀察卸船、裝車環(huán)節(jié),下船艙盤點,3點多才結束。北方的夜已經微涼,穿著單薄的我們迎著瑟瑟寒風,但整船鋼卷完好無損,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
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也有很多溫暖的時刻。去年3月,制造管理部、物流部、熱軋廠和營銷部門等組成團隊,到浙江處理產品銹跡斑點的問題。當我們一行人到達客戶公司時,客戶的熱情和渴望溢于言表,在過程交流和現場摸排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客戶的善意和滿足。讓客戶的損失降到最低,就是我們挑戰(zhàn)的目標。經過團隊專業(yè)診斷,調整了使用期限,加強防潮措施,困擾客戶的銹跡斑點問題迎刃而解。
質量不僅是硬性的指標,也是溫暖的服務。把產品完好無損地交付客戶,是我們質量人的底線。與客戶共情,堅持貼近、再貼近用戶,與客戶建立牢固的協作同盟,是打造“國內第一熱軋精品基地”的戰(zhàn)略要求,也是我們始終追求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