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表是測量并指示高于環(huán)境壓力的儀表,其類型多樣,其中彈性元件壓力表廣泛應用于農業(yè)、工業(yè)及國防等領域中。壓力表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測試壓力值可以發(fā)現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采取干預措施,規(guī)避風險,確保生產安全。壓力表計量檢定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檢定結果直接影響安全生產的指標和最終效果。為了確保檢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必須對壓力表計量檢定中常見的故障進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科學的故障分析和處理,可以確保壓力表計量檢定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計量檢定流程:對壓力表進行計量檢定,第一步是外觀檢查。檢定人員要檢查壓力表的外觀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劃痕、瑕疵,零部件是否裝配牢固,是否有松動和掉落的情況,還要認真檢查連接件是否有傷痕。如果存在問題,檢定人員要第一時間處理,避免在檢定過程中因零部件掉落而造成壓力表出現故障。第二步是檢查壓力表數值。在常壓狀態(tài)下,壓力表指針應位于零點位置。檢定員在檢定壓力表數值時要從零點開始,確保壓力表內腔與大氣相通,根據規(guī)范要求擺放好壓力表,然后用眼睛觀察。如果發(fā)現存在誤差,則需要用扳手或調節(jié)工具旋轉校準旋鈕,使指針顯示在零刻度上。隨后,檢定員均勻地施加壓力到第一個檢定點,并讀取數值,用手敲擊壓力表外殼,再次讀取數值,并做好相關記錄。第三步是檢定壓力表的真空狀態(tài)。在檢定時,檢定人員需要將檢定壓力表和標準真空表共同放入真空環(huán)境中進行對比和分析,要根據規(guī)程進行操作,并做好相關記錄,確保檢定結果符合要求。
壓力表計量檢定常見故障:
(1)壓力表數值不準確;
(2)壓力表指針不在零點;
(3)壓力表指針輕巧移動差;
(4)卡針和跳針;
(5)壓力表接頭無法擰緊;
(6)壓力表滲漏故障。
壓力表計量檢定的注意事項:
(1)耐壓檢定:在壓力表計量檢定中,耐壓測試用于檢測壓力表在承受最大壓力時的性能,以評估其測量數值的準確等級。壓力表的準確度越高,意味著在校驗后產生的測量誤差越小。在校驗過程中,當壓力表承受最大壓力時,檢定人員敲擊外殼,如果發(fā)現指針出現了移動,則讀取移動后指針指向的數值。移動范圍越小,表明壓力數值準確度越穩(wěn)定,不會出現誤差。通常在指針回到零點位后關閉校驗平臺上的氣壓閥門,然后進行零點位的檢查,以確保壓力表在無壓力狀態(tài)下指針位置的準確性。在升壓檢定之前,應先檢查壓力表在無壓力狀態(tài)下的表現,以避免忽視零點位的偏移。
(2)壓力表允許誤差計算:在進行壓力表檢定時,需要根據規(guī)范要求精準計算出壓力表的允許誤差,并仔細檢查各個壓力值是否超出了規(guī)定的誤差范圍。在計算時,不能直接將一個檢測點的壓力數值和準確度等級相乘,應確保該點位的合理誤差是一個,而不是多個。對于壓力表最大數值點位的允許誤差,應參照更高一級的準確度等級進行計算。另外,在檢定時還需要注意其他的壓力數值誤差都不能超出規(guī)范要求。如果發(fā)現最大壓力數值的誤差超出了規(guī)范要求,這并不直接意味著該壓力表不合格。
(3)科學選擇壓力表計量檢定方法:檢定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能力,嚴格依據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壓力表的計量檢定工作,并科學地選擇適宜的計量檢定方法,熟練掌握整個檢定流程。在對檢定點位進行升壓或降壓操作時,應輕輕敲擊壓力表外殼,以檢查指針是否有異常移動。若指針發(fā)生移動,必須依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相應的校正措施,以確保壓力數值滿足標準規(guī)定。檢定人員應重新觀察標準值,并再次輕輕敲擊壓力表以進行檢定,隨后對比敲擊前后的數值。同時,考慮到檢定人員在讀取數值時可能會因主觀觀察而導致的失誤,特別是在分度線密集或分度數值較小的情況下,檢定人員在讀取時更易出現誤差,進而影響檢定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