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將噴霧干燥好的物料裝進石墨匣缽中,進入氣氛輥道窯,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高溫燒結,合成碳包覆的磷酸鐵鋰粉體。二、主要設備1、爐體爐體結構:爐體外殼共17節(jié),每節(jié)長2.5m,共42.5m。分為進口氣室、進口過渡區(qū)、加熱區(qū)、降溫區(qū)、冷卻區(qū)及出口氣室,如下圖所示:
2、焚燒爐焚燒爐結構介紹:3、外循環(huán)輸送線三、工藝條件燒結工藝:以《輥道窯燒結工藝參數(shù)控制表》為準。工序步驟:檢查→開機→升溫→進料→燒結→出料→降溫關機四、工序流程【產品出爐】→【出口橫送】→【外循環(huán)線】→【匣蓋分離】→【匣缽分離】→【翻轉倒料】→ 【匣缽清掃】→【自動加料】→【震實】→【匣缽組合】→【匣蓋組合】→【入口橫送】→【產品進爐】
五、質量控制點(1) 燒結過程中,根據(jù)工藝要求設定溫度曲線,并定期測試左、中、右各匣缽燒結溫度;(2) 定期檢測窯爐氧含量情況,確保燒結粉體不被氧化;(3) 當粉碎開啟,用氮氣量徒增時,要適當調高氮氣壓力,并密切注意爐壓是否異常;(4) 燒結后粉體要及時下料輸送到粉碎原料倉,避免滯留自動線后吸潮影響水份;(5) 控制每缽裝料量7±0.2kg,避免裝料過多導致噴料和燒結不充分;(6) 清掃工位集塵器需每班清理一次,避免空匣缽清掃不充分導致產品重復燒結,影響品質。(7) 品質異常處置流程:發(fā)現(xiàn)品質異?!惓N锪线M行標識→報告班長→報告車間主管并通知工藝技術員→工藝技術員根據(jù)《不符合程序》制定相對應的工藝技術方案→班長按照工藝技術方案處理記錄并落實異常物料的處理。(8) 每批監(jiān)測燒結后物料外觀(外觀呈灰黑色);(9) 若發(fā)現(xiàn)出爐匣缽表面發(fā)紅、出爐物料板結嚴重、出料物料表面發(fā)紅等異常,應立即將異常匣缽(物料)從回送線上搬下,記錄批號、出爐起止時間、標識隔離,并第一時間通知生產主管、技術、質量人員到場處理;(10) 上料工位地面清掃黃料處理:先倒入上料工位“地面清掃料桶”中,月底統(tǒng)一收集,秤重并封口,外袋用記號筆標識“燒成地面清掃黃料”及凈重、秤重人、日期,填寫入庫單辦理入庫。(11) 倒料工位地面清掃黑料處理:先倒入燒成工位“地面清掃料桶”中,月底統(tǒng)一收集,秤重并封口,外袋用記號筆標識“燒成地面清掃黑料”及凈重、秤重人、日期,填寫入庫單辦理入庫。(12) 記錄:每批物料進、出爐起止時間及時記錄在《磷酸鐵鋰燒結生產記錄表》上;每2小時巡查窯爐運行狀況,每4小時巡查一次氮氣、設備運行過程參數(shù),分別記錄在《磷酸鐵鋰燒結爐運行記錄表》、《燒結爐氮氣記錄表》上;(13) 匣缽外觀檢查匣缽使用6個月之后,每班檢查12個匣缽,檢測匣缽的外觀破損情況,記錄在《磷酸鐵鋰燒結生產記錄表》上。六、注意事項1、氧含量檢測:(1) 生產過程中需每班(12h)測試1次爐內氧含量?!锶缬挟惓?,應增加測試次數(shù)和測試點。(2) 開始測試前仔細檢查測試氣路,確保各連接處緊密性良好無泄漏。(3) 開機后進入自檢狀態(tài),自檢正常后方可使用?!锂旊姵仉娏窟^低時應及時進行充電。(4) 在標準測量模式下先進行“吹掃”,吹掃過程應確保“抽氣泵”處于開啟狀態(tài),樣氣壓力≥50KPa(若低于50KPa,系統(tǒng)顯示壓力低于下限),樣氣流量在1.5~2L/min之間。吹掃過程中樣氣的氧含量必須≤1000ppm,這樣可以延長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和提高響應速度。(5) 吹掃完成之后可進入“測試”,標準測量模式下顯示的氧氣濃度即為分析儀測得的當前樣氣的氧氣濃度。(6) 正常情況下,測試點為:窯爐進口、高腔段、恒溫段1、恒溫段2、溫區(qū)15和鋼套4。當遇到氧合量有異常應增加氧含量測試次數(shù),并及時排查異常原因。(7) 氧含量分析儀應每月按“零點標定”及“量程點標定”校準1次。(8) 注意事項:分析儀在工作過程中應盡量遠離大功率電器等電磁干擾源;氣體流量應穩(wěn)定在1.5~2L/min,最大不能超過2L/min;關機或斷開氣體前,先將分析儀置于吹掃狀態(tài),再關機或斷開氣體;分析儀先置于吹掃狀態(tài),在氣體壓力和流量符合要求后才能進入測試;測試時需開啟抽氣泵抽氣;分析儀出氣口嚴禁堵塞,否則將永久性破壞分析儀內部的氧傳感器;應盡量減少傳感器在高于1%氧環(huán)境下工作,以延長傳感器的使用壽命;2、匣缽使用(1) 新購的匣缽需經(jīng)過檢驗后方可使用,檢驗標準如下:(2) 生產中上料崗位實時巡檢自動線上匣缽,但發(fā)現(xiàn)裂紋、崩角、擊穿時要對匣缽進行隔離報廢處理。(3) 當發(fā)現(xiàn)匣缽表面氧化變紅色后,應立即隔離,防止污染。將被氧化的匣缽清洗后浸10%的葡萄糖溶液,空缽經(jīng)窯爐氮氣還原后檢查沒有紅色才能再次使用。(4) 匣缽報廢后應立即隔離做好“NG”標識,存放到“廢匣缽存放處”,并填寫《匣缽領用報廢記錄表》,進行報廢。(5) 匣缽嚴防濕潤,存放時需放在干凈塑料托盤上。(6) 搬運時輕拿輕放,嚴禁摔震。3、裝缽稱量秤的校準(1) 每批裝料前需用20公斤的砝碼對電子秤進行校準,方法如下:―→點擊上料機電子秤顯示屏“F”按紐,進入系統(tǒng)設置,輸入系統(tǒng)密碼“8888”―→點擊“秤有關設置”,進入系統(tǒng)校正―→選擇“量程校正”,選擇“是”確定―→輸入當前校正的重量(★砝碼重量加上料倉當前重量)如:料倉當前重量為5kg,校正砝碼20公斤,應當輸入的砝碼重量為25公斤―→退出之前系統(tǒng)顯示“是否存儲設置”對話框,選擇“是”,完成電子秤校準。(2) 當裝缽重量≠7±0.2kg時,需對裝料匣缽進行隔離,待當批裝料完成后統(tǒng)一上秤復檢并人工添減至標準重量。4、單條窯爐裝缽要求(1) 當單獨開一條窯爐時,窯爐裝缽速度遠大于進爐的速度,需要根據(jù)上料速度補充空匣缽,同時將裝料好的富余匣缽搬離自動線,根據(jù)進爐速度慢慢補充進爐燒結。(2) 自動線匣缽反復搬運時存在異物污染的風險,搬運時需按如下要求執(zhí)行:―→搬運過程應佩帶手套、口罩―→確保塑料托盤上應清潔無異物―→搬運過程輕拿輕放,確保無粉體泄漏―→對泄漏粉體應及時用吸塵器做吸附干凈,確保產線干凈整潔。―→托盤上按9個*5層進行堆垛,堆垛完后用纏繞膜進行包覆,注明產品批次、生產日期、缽數(shù)等標識,放于現(xiàn)場匣缽存放區(qū)域。―→從托盤上將裝料匣缽搬上自動線時要求水平搬運,每隔6缽或12缽用隔棒隔開,超過12缽時容易造成匣缽間的碰撞損壞,并造成溢料。5、下料后空缽余料的確認(1) 每批產品出料時前3排需檢查匣缽清掃情況。(2) 每小時窯爐巡檢人員需檢查匣缽清掃情況。(3) 當匣缽經(jīng)除塵、吹掃崗位后缽內無余料視為清掃干凈。(4) 當出現(xiàn)余料時可以延長吹氣吸塵時間、清通吸塵吹掃的管道、加大振動力度及時間進行調節(jié)。(5) 如果缽內余料按上述處理方式無效后,應用塑料棒或陶瓷棒人工進行粉碎、倒料和吸塵,確保坩堝余料清掃干凈后方可再次裝料燒結。6、加熱棒更換如發(fā)現(xiàn)控制面板某個溫區(qū)電流表擺動幅度不一致,需要測量該溫區(qū)對應的固態(tài)繼電器是否正常,如正常則需檢查加熱原件是否損壞,如發(fā)現(xiàn)損壞,請按以下步驟更換:(1) 加熱元件對應溫區(qū)斷電;★必須確保設備空氣開關斷開,嚴禁帶電更換加熱元件,否則會危及生命安全!★操作人員必須在著裝上做好防護措施,防止觸電和燙傷!(2) 拆除爐體加熱倉兩側封板;(3) 通過測量電流值及阻值確定斷棒位置;(4) 松開接線柱上的螺栓;(5) 將損壞的加熱元件從爐膛中小心抽出;★注意加熱元件損壞后,管壁或接線處可能發(fā)生彎曲破損,更換時小心用力,防止傷人!★操作人員必須在著裝上做好防護措施,防止觸電和燙傷!(6) 將新加熱管(做好標記)重新裝入爐膛中,用散棉固定加熱管;(7) 將加熱電源線按順序接在接線柱上;(8) 用電工表測量加熱器,保證接線正確;(9) 通電手動試升溫,檢查加熱器工作狀況。無誤后,封加熱倉封板;(10) 窯爐加熱元件有不同電阻值,更換前后型號必須保持一致。7、輥棒更換如果發(fā)現(xiàn)某只輥棒損壞或需要清潔,請按下述步驟更換:(1) 高溫帶批量換棒時,要先停止匣缽進入爐膛,并把窯溫降至800以下;(2) 高溫帶少量換棒時,先把備用輥棒穿進預溫帶或冷卻帶預熱lOmin左右,然后拉出該支輥棒,緊接著穿進高溫帶。(3) 預溫帶、冷卻帶更換輥棒時,可以把備用輥棒直接穿進窯爐使用。換棒過程要注意下列操作問題:(1) 禁止直接將輥棒放置在地面,可用保溫棉(≥50mm)做簡單支撐,至少保證支撐2點(最好支撐3點,2點兩端,1點中間),不允許放置處有水跡;(2) 換棒時用高溫毯(≥30mm),托接輥棒,不能用鐵勾等導熱系數(shù)大的物體直接接觸輥棒的紅色高溫部位(實際操作時注意防護,以免高溫燙傷);(3) 更換的輥棒,以離棒端約45cm處的低溫部位做支撐點,若有條件的話建議采用旋轉支架(廠家自備),否則采用上述(1 ) (2)所述方法,支架中心離地面高度要大于50mm;(4) 轉動輥棒冷卻至本色,以防止輥棒彎曲;剛拉出來的棒,棒和棒之間不允許接觸,要間隔約80-100mm,防止輥棒接觸受熱不均而彎曲;(5) 不能用風吹的方式強冷輥棒,防止炸裂;(6) 換棒時,最好兩人一組,一人在窯爐被動邊穿輥棒,另外一人在窯爐主動邊接,使輥棒及時、順暢、均勻地進入套筒,防止輥棒彎曲、斷裂?!镙伆舨荒茉诟邷貭顟B(tài)(300℃以上)停止運行,當突然停電時,必須啟動備用電源七、設備維護保養(yǎng)及故障處理
1、應急計劃:(1)溫度異常報警,觀察現(xiàn)場并且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 1)溫控儀顯示SUR字樣則熱電偶或數(shù)據(jù)線連接異常,檢查熱電偶、數(shù)據(jù)線、溫控儀之間的連接;2)保溫區(qū)實際溫度低于設置溫度10℃以上,并且無電流,則加熱回路斷路;3)加熱回路短路報警,檢查對應回路;(2)氧含量超標,觀察現(xiàn)場并且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1)主進氣壓力異常,檢查液氮罐壓力,汽化器壓力,主管道是否漏氣;2)某回路氮氣流量異常,調節(jié)流量或更換流量計;3)排氣閥異常,調節(jié)排氣閥;風機異常,檢查風機;4)爐壓異常,檢查排氣和進氣;5)某回路氧含量超標,檢查該回路的進氣和排氣,并進行調節(jié);(3)推進系統(tǒng)異常,觀察現(xiàn)場并且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1)周期異常,檢查周期;2)電機異常,檢查電機控制系統(tǒng),如果是過保護,則按下保護繼電器恢復按鈕;電機損壞,維修或更換電機;線路異常,則檢查和維修線路;3)一根棍棒斷裂,停止進料,待物料全部出爐后再進行檢查和更換;大面積棍棒斷裂,則立即停止驅動,在氮氣保護下先將出口端物料和匣缽推出,并做標記隔離,然后降溫處理;4)爐膛匣缽堵塞、60分鐘以上無匣缽出爐或兩個周期無匣缽進爐,則立即停止驅動,在氮氣保護下降溫,溫度降至室溫后處理;(4)進出口匣缽堵塞或異常,觀察現(xiàn)場并且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根據(jù)實際情況,按照設備邏輯順序,在不破壞氣氛、不壓碎匣缽條件下,打手動操作排除故障。 (5)回送線異常1)匣缽停在回送線上,觀察現(xiàn)象,確定是:A匣缽卡住,撥正匣缽,注意卡手;B感應開關異常,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C機械故障,比如電機、滾輪卡死,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2)匣缽裂紋自動檢測異常A裂紋匣缽無法檢出,感應開關異常或靈敏度異常,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B好匣缽被排出,感應開關靈敏度異常,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3)回送線機械故障,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6)自動上料機異常1)真空上料機堵料,拆開真空上料機清理,裝好后再次確認參數(shù)設置正常;2)自動稱量時,無物料或者稱量時間超過3分鐘;如超過20分鐘內無法解決,立即手動裝料,防止進空匣缽;A料倉已無物料,補物料;B料倉堵塞,通知主管,現(xiàn)場分析堵塞部位,利用氣錘和調節(jié)下料口開度疏通物料;C加料參數(shù)設置錯誤,重新設置;D程序錯誤,立即通知主管和裝備,裝備現(xiàn)場維修和處理;(7)倒料裝置異常若遇倒料裝置不工作或異常,立即通知主管及裝備人員到場處理。4.4.8 捕集料倉異常1)引風機異常,通知主管和裝備,檢查程序和風機,排查原因;2)布袋反吹異常,通知主管和裝備,檢查氣源和程序,排查原因;(8)爐膛排氣風機異常,觀察現(xiàn)場并且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 1)排氣溫度高,加大補氣閥門開度;2)機械故障,裝備維修,時間超過3小時,立即停止進料;(9)冷卻水異常1)進水溫度高,通知主管和裝備,察看冷卻機組故障,維修超過30分,立即切換自來水;2)出水溫度異常,通知主管和裝備,檢查管路,冷卻水管路堵塞或者進水壓力低;3)出口物料溫度高于80℃,立即通知主管、裝備、技術進行處理,可能是周期或冷卻水異常。(10)停電操作停電時間<6小時1)停電后,立即全開排風機補氣閥和抽風閥;關閉加熱空開,持續(xù)通氮氣,冷卻水切換自來水降溫,所有驅動全部停止;2)來電后打開加熱空開,持續(xù)通氮氣,自來水切換冷卻水,打開排風機,調整排氣管道抽氣閥至原值; 3)打開壓縮空氣,溫度到達目標溫度后,打開所有驅動;將降溫段物料、保溫段、升溫段物料單獨隔離、標識和評審;停電時間>6小時1)停電后,立即全開排風機補氣閥和抽風閥;關閉加熱空開,持續(xù)通氮氣,冷卻水切換自來水降溫;2)來電后,持續(xù)通氮氣,自來水切換冷卻水,打開引風機,調整排氣管道抽氣閥至原刻度值,打開壓縮空氣,打開所有驅動,物料全部排出;3)已出爐升溫段、保溫段物料重新燒結,并單獨隔離、標識和評審;2、常見異常故障原有及處理八、操作規(guī)程
1、檢查窯爐開機前需進行以下準備,檢查正常后方可開機:2、開機―→合上電源控制柜電源空氣開關(注意控制系統(tǒng)和加熱系統(tǒng)為不同的空氣開關)―→按下電源開關,設備通電,電源指示燈亮―→按下“系統(tǒng)啟?!卑粹o,啟動電腦等控制器件―→查看輥棒設定值與實測值是否一致―→排除系統(tǒng)異常報警信息,如“氮氣低氣壓”、“爐膛氣壓低”,在開機時屬于正常現(xiàn)象3、升溫―→窯爐開機啟動傳動系統(tǒng)后,通過窯爐程序軟件導入升溫工藝參數(shù)―→按下各個溫區(qū)的加熱按鈕及加熱空氣開關―→打開加熱按紐間隔3s以上,避免電流一次性過大―→按平均15℃/h自動升溫,防止升溫過快窯爐變形受損―→當窯爐溫度到達150℃時開始通入氮氣置換空氣,各進氣口流量按以下要求設置:―→控制氮氣入口總閥壓力為0.3~0.32MPa,低于0.3MPa系統(tǒng)會“氮氣低壓力”報警―→調節(jié)氮氣流量時應遵循整體原則,不宜單獨調節(jié)某一氮氣流量計―→開啟窯爐循環(huán)水,控制進水壓力為0.15±0.05MPa,出水溫度≤50℃,閥門開度靠近窯爐出口處依次變小―→循環(huán)水開啟1h后全面檢查進出水管路是否暢通,此時可以用手觸摸水管感知溫度,當發(fā)現(xiàn)某段水管異常滾燙時要及時匯報班組長進行檢修,避免水路不暢造成窯爐冷卻水管高溫變形―→通氮氣8h后開始檢測爐內氧含量,氧含量要求如下:―→當氧含量達標后開啟窯爐自動線,控制車速1460±20mm/h,進石墨匣缽―→窯爐溫度到達400℃時繼續(xù)保溫5小時,防止升溫過快,爐中受熱不均勻。―→400℃保溫5h后再按15℃/h升溫至如下溫度曲線,如有工藝工程師下達指令,則以指令單曲線進行設定:―→注意事項:升溫過程中應密切留意各溫區(qū)的電流輸出率、各電流表擺針讀數(shù),檢查交流接觸器、固態(tài)繼電器是否正常工作,當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適當調整各溫區(qū)溫度以防器件或加熱棒受損4、 進料噴霧工序在噴料開始前1h告知窯爐工序,窯爐工序開啟“噴霧-窯爐輸送線”、“窯爐上料系統(tǒng)”,開始進料。5、噴霧-窯爐輸送線a、開機:―→合上輸送線控制柜電源,確認噴霧關風機開啟,送料閥開啟;―→控制柜面板上關閉不需要上料的“X#許可進料”(由綠變紅);―→關閉對應的“X#許可下料”(由綠變紅)(注:1#、2#對應1#窯爐上料機;3#、4#對應2#窯爐上料機。)―→點擊“自動按鈕”(由紅變綠)―→點擊“一鍵啟動”(由紅變綠)―→等待1-2min,待引風機啟動后―→點擊“干燥閥X”(由紅變綠)(注:干燥閥1為1#噴霧塔,干燥閥2為2#噴霧塔)―→觀察輸送電流是否正常(注:正常電流20~25A,當長時間≥25A時料管堵塞,需降低噴霧速度)b、注意事項:―→輸送線、窯爐上料和噴霧操作人員需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時溝通反饋;―→當某一料倉滿倉時,需關閉對應的“X#許可進料”,往其他倉進料;―→當料倉全滿倉時,需關閉對應的“干燥閥X”,并讓噴霧切換成噴水狀態(tài);―→上料料倉一次下料過多,料倉長時間高位時,需讓噴霧人員降低噴料速度;―→窯爐出現(xiàn)上料機故障時,要立刻停止上料,并通知噴霧切換成噴水狀態(tài);―→噴霧開始噴料前1h,窯爐來料慢為正?,F(xiàn)象;―→上料機長時間缺料時,需通知噴霧加快噴料速度;―→引風機電流常時間長時間≥25A時,需讓噴霧人員降低噴料速度。c、關機:―→確認噴霧工序噴料已經(jīng)完成,噴霧開始噴水降溫;―→約30min后,輸送線電流下降并穩(wěn)定在19A,與窯爐上料工位確認料已拉空;―→控制柜面板上關閉“干燥閥X”(由綠變紅);―→關閉“一鍵啟動”(由綠變紅);―→關閉“自動按鈕”(由綠變紅);―→引風機頻率降低,待電流降低到零后,點擊黃色“復位按鈕”;―→關閉控制柜內電源開關;6、 窯爐上料系統(tǒng)a、開機:―→開機前開啟壓縮空氣進氣閥門,并檢查氣壓大于0.35MPa;―→檢查上料除塵器,確保除塵器已清空干凈;―→打開上料工位控制電源,旋轉至“啟動”,進入系統(tǒng)界面;―→確認噴霧-窯爐輸送線收到窯爐要料信號后,開啟上料機料倉氣錘、碟閥;―→此時輸送線將噴霧料輸送到料倉;―→當上料料倉到達“L料位”(低料位)時,啟動上料除塵器;―→旋轉“配料啟動”,在自動模式下開始進缽裝料;―→匣缽裝料重量為7±0.2kg,超過此范圍時需人工確認后按下“超差確認”放行;―→當上料料倉到達“R料位”(高料位)時,輸送線自動停止向該上料機送料;―→現(xiàn)場操作上料機,確保匣缽供應順暢,密切注意設備運行情況。b、注意事項:―→粉體流動性越好粗加料參數(shù)設置可以適當增大,但要兼顧裝料效率;―→連續(xù)3次出現(xiàn)“超差”報警應及時排查原因,調整相關參數(shù)并校好電子秤;―→如果“超差”無法解決,需切換成手動模式進行裝料;―→手動模式下需自行注意裝缽重量,操作快速準確,避免裝料重量不準;―→手動模式下,上料操作界面“從下往上開”,裝料完成“從上往下關”。―→“稱量斗高料位”裝料量為35~40kg,“稱量斗低料位”為8~10kg;―→料倉一次下料到稱量斗最高不能超過45kg,避免“暴粉”事故;―→當兩上料料倉超過10min均顯示為“R”,應立即通知噴霧降低噴料速度。c、關機:―→噴霧工序完成噴料后切換噴水,并通知窯爐工序,窯爐工序開始準備關機;―→清空輸送線、料倉、過渡倉和稱量斗的余料,避免管道堵料和批次間混料;―→秤量斗低料位”設置為“0”,以便清空稱量斗中余料。―→關閉“配料啟動”,停止裝料,關閉電源;―→清空上料除塵器粉體,以7kg/缽裝缽放,并放進窯爐自動線供窯爐燒結;―→屏蔽窯爐自動線上“裝料工位”程序,以便空匣缽通過上料工位。―→關閉壓縮空氣進氣閥門。7、燒結在爐體長度方向上,逐步建立起產品所需的氣氛及溫度,由輥棒驅動匣缽從進口向出口運動,從而完成產品的燒結過程。爐體爐體結構:爐體外殼共17節(jié),每節(jié)長2.5m,共42.5m。分為進口氣室、進口過渡區(qū)、加熱區(qū)、降溫區(qū)、冷卻區(qū)及出口氣室,如下圖所示:加熱區(qū):加熱區(qū)共16個溫區(qū),各溫區(qū)的長度及加熱元件組成如下表:日常巡檢窯爐燒結過程中需按時進行設備巡檢,對異常點及時反饋修理,保證窯爐燒結的順利進行。日常巡檢點入下圖所示:8、焚燒爐a、焚燒爐結構介紹:說明:T1—廢氣初始溫度;T2—進氣溫度;T3—換熱溫度;T4--起燃區(qū)溫度;T5/T6—燃燒溫度;T7—排氣溫度;T8—補風后溫度;T9—排放溫度;P1—緩沖罐壓力;P2—燃燒室壓力;P3—排氣壓力。燃燒溫度T5/T6設定范圍400-500℃,一般在450℃;換熱溫度T3設定范圍360-420℃,一般在400℃;換熱溫度T3溫度上限為440℃,排氣溫度T7溫度上限為500℃,達到上限自動停機;焚燒溫度T5/T6由燃氣量、降溫風機頻率控制;排氣壓力P3控制燃燒室壓力為為-50~-60Pa;燃燒室壓力P2設定范圍-150~-250Pa;出水溫度設定范圍50-80℃。氣動閥自動打開條件:緩沖罐壓力P1超過400Pa或燃燒溫度T5/T6達到780℃或換熱溫度T3達到440℃;安全鎖定條件:燃燒溫度&換熱溫度均低于300℃時,鍋爐風機與降溫風機方可手動關閉;手動調節(jié)溫度:調節(jié)插板閥、補風插板閥開度,調整空氣進氣量。b、開機前檢查:―→檢查風機、燃燒器是否正常運行;―→檢查天然氣進氣管道氣壓是否有異常波動;―→窯爐排風機頻率維持在15~ 40 Hz范圍內,爐膛壓力穩(wěn)定在18±3Pa;―→檢查各風機、風管、閥門有無泄漏現(xiàn)象,如有應盡快處理;―→注意運行過程中的報警提示,出現(xiàn)報警須及時處理;―→檢查余熱利用系統(tǒng)中的低溫水桶水冷是否充足。c、開機:―→在料缽進入窯爐氣室門前開啟焚燒爐;―→啟動余熱利用系統(tǒng);―→打開天然氣氣閥;―→在PLC控制界面檢查確認設置燃燒溫度、換熱器溫度、爐膛壓力等關鍵參數(shù);―→依次啟動主風機(備用主風機)、降溫風機;―→減壓閥與電磁閥已調試好做好記號,正常情況下勿做修改;―→待燃燒室壓力小于0Pa,換熱室壓力小于-90Pa時按下燃燒機按鈕進行點火;―→此時燃燒機啟動,補風機運行,稍后燃燒機點火;―→注意燃燒機是否熄滅,確?;鹧娉收|S色,以達到最佳的焚燒效果;―→觀察各溫度壓力,確認點火成功,焚燒爐穩(wěn)定運行;―→若出現(xiàn)燃燒機報警,請至平臺燃燒機控制盒手動復位燃燒機控制器按鈕。d、系統(tǒng)運行:系統(tǒng)需每班巡查,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如下:e、關機:―→窯爐燒結停止工作后系統(tǒng)才能停機;―→關閉余熱利用系統(tǒng);―→按下“燃燒機”按鈕,切斷燃氣,燃燒機停止工作;―→待焚燒爐出氣口溫度降至300℃以下,依次關閉“主風機”、“降溫風機”;―→關閉系統(tǒng)電源。9、出料將燒結好的粉體通過下料工位輸送至粉碎工序原料緩存?zhèn)}。下料工位屬于連慣性操作程序,必須上個程序完成之后才能進入下一程序。當上一動作程序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執(zhí)行到位時,下一動作將不能進行。所以,當出現(xiàn)故障或報警信息時應逐一排查。下料開始動作:匣缽阻擋、夾持、檢測到位、氣缸上升、氣室門打開、氣缸推進、氣室門關閉、翻轉。下料完成動作:檢測匣缽翻轉到位、氣室門打開,氣缸推出、氣室門關閉、氣缸下降。a、開機準備:―→在窯爐出料前半小時預先開啟此工位;―→檢查壓縮空氣壓力,調整減壓閥使壓力≥0.35Mpa;―→通知粉碎工序人員開啟窯爐-粉碎輸送線,開啟粉碎“給料閥X”;―→同時開啟“取蓋”、“放蓋”工位、“下料集塵器”、脈沖器。b、開機:―→開啟自動線系統(tǒng),點擊“登錄”按鈕進行登錄(用戶名:admin,密碼:1221);―→確認“取蓋”、“放蓋”工位已經(jīng)開啟;―→點擊“翻轉屏蔽”按鈕(由紅變綠),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每4h清理一次“下料集塵器”,避免粉體較多控制不當造成集塵器暴料;―→放料后粉體按7kg/缽重新裝缽,通過自動線輸送到粉碎原料倉,―→注意如果重量較多時應分批次裝缽,避免粉碎水份異常上升。c、常見報警信息:10、關機:―→確認窯爐燒結出料完成; ―→點擊自動線系統(tǒng)“翻轉屏蔽”按鈕(由綠變紅),屏蔽該工位;―→同時屏蔽“取蓋”、“放蓋”工位;―→關閉集塵器電源、脈沖器;―→通知粉碎工序人員該批次料已出料完畢。11、降溫關機當生產結束且最后一排料缽經(jīng)過窯爐保溫區(qū)到達冷卻區(qū)2小時后可以開始降溫關機。步驟:―→確認焚燒爐已按程序進行關閉;―→關閉所有的加熱旋紐,窯爐停止加熱;―→停止匣缽進爐,取出出爐匣缽,直到取出所有窯爐匣缽;―→當窯爐降溫至150℃可以關閉氮氣進氣閥,停止通氮氣;―→同時關閉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按下“系統(tǒng)啟?!?,輥棒停止運轉,同時關閉計算機;―→按下“電源關”,分開“加熱空氣”及“窯爐系統(tǒng)空氣”開關,切斷電源;―→關閉所有壓縮空氣進氣閥。九、安全注意事項
1、危險源點及危害:電氣操作:觸電。 窯爐區(qū)域、自動線上下方:頭部磕碰。窯爐外部、焚燒爐:高溫燙傷窯爐內部:UV和IR輻射傳動部位:機械絞傷粉塵:吸入危害2、作業(yè)安全及職業(yè)衛(wèi)生2.1檢修、調整設備和擦拭帶電設備前,應切斷電源,并掛好檢修停用牌,掛檢修停用牌應在牌上用水性記號筆寫上姓名和時間,見檢修停用牌,應與懸掛人核對情況允許方可取牌送電作業(yè)。2.2進入易碰頭的區(qū)域應帶好安全帽。2.3進入生產區(qū)域要帶耳罩,防止噪音影響。2.4進行電器操作、入槽、爬梯等危險作業(yè)時,應有一人在旁防護,確保安全措施到位方可作業(yè)。2.5禁止踩踏或翻越護欄及借力護欄,禁止背靠護欄。2.6其它遵守車間和公司的相關制度和規(guī)定。3、環(huán)境因素3.1危險廢棄物處理:固體:含有油抹布鐵屑等、廢導電膠、漆渣等;集中存放到公司危險廢棄物桶。液體:擦試設備廢水從廢水管排走到污水池進行處理。3.2可回收垃圾:紙袋、包裝袋、廢塑料、廢鐵、托盤等;集中存放到公司制定堆放區(qū)。3.3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無毒害工業(yè)垃圾;集中存放到公司制定堆放區(qū)。十、5S要求(1) 工具和使用器具:清點使用過的工具和器具,擦拭或清洗晾干后放回原來位置。按5S對現(xiàn)場進行整理、整頓;按設備清潔項目對設備進行保養(yǎng),擦洗。(2) 衛(wèi)生打掃:地板、自動線上無明顯灰塵(3) 每班交接前,擦拭好使用設備、泵和管道等,外觀無難以去除的粉塵和污跡。(4) 衛(wèi)生責任區(qū)和使用過的作業(yè)區(qū)域打掃。(5) 班長組織班后會,總結當班的任務達成,質量、安全、環(huán)境等。(6) 填寫交接班記錄,生產、質量、安全、環(huán)境等事項;關閉門窗,做好安保防護工作。